查看原文
其他

看书 | What is Russia?别跟战斗民族比文化(|)

云也退 云也退 2023-02-17





What is Russia?

别跟战斗民族比文化(I)

“娜塔莎之舞”


这份回顾从《娜塔莎之舞:俄罗斯文化史》说起,而《娜塔莎之舞》,又得从列夫·托尔斯泰《战争与和平》里的一个角色——娜塔莎说起,老实说,除此之外,也没有更合适且更省事的切入点了。

 

娜塔莎是谁?《战争与和平》里的一个人物。托尔斯泰在她身上寄托了关于俄罗斯“新女性”的愿景。19世纪,针对俄国该往何处去的问题,俄国人中存在着欧化和本土化的激烈对立,娜塔莎作为贵族,受的是纯正的欧化教育,可是遇到本土的韵律,她也能踩上步点,这便有了“娜塔莎之舞”的一场戏:娜塔莎某次随家人去她叔叔的乡下庄园里,她啃着黑麦蛋糕,喝着伏特加,这时,巴拉莱卡乡村音乐响起来了,只见叔叔很激动,拿了吉他,开始自弹自唱,娜塔莎对此闻所未闻,但也立时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,跳了起来。


 

接下来就是描绘舞姿,这可比描绘气味和口感更难,弄不好就是巨大的文字浪费。对此,托翁也是想尽办法。他先是用问句,表现此景的不寻常:“这个受过法籍家庭女教师教育的伯爵小姐,是何时何地、又是如何从她呼吸的俄罗斯空气中汲取了这种精神的?并且从其中得到了早已被披肩舞挤掉的舞姿?”随后又来两句侧面描写:“顷刻之间,尼古拉和所有在场的人最初那阵担心——担心她做得不像那么一回事——就全部消失了,并且他们在欣赏她了。”再后是细节:娜塔莎从别人手里拿到一块跳乡村舞所必需的手帕。最后,托翁来了一句总结:这个欧化教育出来的俄罗斯贵族小姐,能够体会每一个本土俄罗斯人——乡下人——的内心世界。


最好的一版《战争与和平》,娄自良译

 

“双城记”下的“新女性”

 

《娜塔莎之舞》的作者奥兰多·费吉斯,身为一个俄国文化的研究者,以及材料太多而新意太少的写作者,在书中老老实实地引了托尔斯泰的原文。他说,娜塔莎的心态,她看问题的方式,她的价值观,都是来自欧洲教育的塑造,大不同于构成社会地基的广大农民,那些人没有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润泽,仍然生活在一个“单调的虔诚世界”里。可是,娜塔莎的文化心理中又有某种本能,能自然地呼应俄国民间传统的“节奏”。


奥兰多·费吉斯

 

迷恋外国文化,寻求创新,让人感到生活拥有意义,而享用世袭的风俗和习惯又使人心里舒适。只要有条件,俄国人两样都想要,他们必须在这样的“双重人格”中生存。不过,这是一个在托尔斯泰的时代才凸现的事实:那些生在欧洲教育之中,自然而然地活成了欧洲人的俄国人,迟早能感到自己疏远了古老的俄罗斯,并为此焦虑。因此,他们再度努力将自己定义为“俄罗斯人”,但必须通过历史,通过像文学、音乐、舞蹈、歌曲这样的艺术形式,通过他们欧化的视野和审美,来重塑自己和本土的关系,也重塑他们的国家。

 

这都是一个文化史研究者所擅之事,但在此前,他必须先说清楚这双重人格的来历。俄罗斯地跨欧亚,这不假,可是若非彼得一世这样的沙皇,以建一座新城的方式,做出一个强悍的向欧的姿态,并带动了整个国家的走向,“双重人格”也不会从人心中凭空而生。


彼得大帝决定建城的时刻-效果图

 

《娜塔莎之舞》对圣彼得堡之建城也作了比较细致的描绘:1703年春天一个雾蒙蒙的早晨,彼得一世带着十几名骑兵,穿过荒凉而贫瘠的沼泽地,来到涅瓦河流入波罗的海的地方。彼得下马后,用剑尖在沼泽地上画出一个十字架,宣布“此地甚好”。他本来的目的是造一座堡垒,以便与崛起的瑞典人交战,但实际则建成了一座城。圣彼得堡与之前的旧都莫斯科是两种风格,莫斯科似乎是森林里自然形成的,其居民天然地是“土气”的,属于亚洲的,而圣彼得堡完全藐视自然秩序;彼得一世想利用它眺望欧洲的姿态来快速提升民族的档次和自豪感:一个“巨大的、乌托邦式的文化工程项目,将俄罗斯人重建为欧洲人。”


BBC拍摄的《战争与和平》剧照

 

中国古人说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俄罗斯有两座城——没有第三座了,从而在通往“万物”的道路上止步不前。在日常生活中,谈论一座城时,人们别无选择地要谈及另一座,两座城的对立,是彼得刻意制造的,他把“莫斯科的俄罗斯”视为黑暗和落后的,把“圣彼得堡的俄罗斯”看作俄罗斯人进入现代西方的进步和启蒙世界的踏板。城市的原材料完全进口:用来铺设河岸的花岗岩来自芬兰和卡累利阿,用来砌宫殿的大理石来自意大利、乌拉尔和中东,辉宝岩和斑岩是从瑞典带来的,玄武岩和板岩来自奥涅加湖,砂岩来自波兰和德国,瓷砖来自低地国家……说说很轻松,实际所用的劳动力规模,可以跟金字塔、长城这类世界奇迹所耗费的人力相比。这让人想起苏联时代拍摄的《战争与和平》电影,当时的政府能够调动军队来拍摄伟大的战争场景,换到今天是再无可能。


1969年苏联拍摄的《战争与和平》电影剧照

 

不过,传统俄罗斯的根,正是因为圣彼得堡的出现而显露了它的“根”性。在沙皇精致而宏伟的梦想之下,俄罗斯人有了新的思量:俄罗斯还是不是自己的“家”,如何才能不因为欧化而丢弃本色的东西?位于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小部分人当先走进了欧化的车道里,欧洲建筑师们为他们建造了欧式的住所,它们被称为由广大农民社会构成的沙漠里闪亮的绿洲。然而,这些住宅里又总有那么一部分,比如卧室,比如闺房,比如仆人的房间,是按照某种非正式的“俄罗斯式样”打造的。平原上的莫斯科是如此恒常,安静而令人放心地伟岸着,伴随着森林的一岁一枯荣历久弥新,而港口的圣彼得堡则地基不稳,经常遭到风雨冲刷,让人产生末日想象,像陀思妥耶夫斯基《罪与罚》里描写的那种一副凶宅模样的陈旧公寓,只在圣彼得堡有,莫斯科则根本找不着。两个城市是两个彼此矛盾的方案,人们在公共领域无法取得统一,但在私人空间则可以求取些许的综合。根本性的问题常在:俄罗斯是什么?我想要的俄罗斯是怎样的?是一心向欧的沙皇的帝国,还是泥泞村庄里娜塔莎们的“叔叔”那自成一个世界的生活?


圣彼得堡的这个公寓被认为是《罪与罚》凶案发生地

 

“所有伟大的俄罗斯人都是欧洲人,这两种身份是以各种方式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的。”费吉斯的观点没有任何原创性,而“双城记”的格局,留给新的观点、新的阐释角度的空间,也实在是太小。不过他的写作是有强度、有活力的。在用俄国历代各位作家和艺术家的私人生活阐释其主题时,他做得相当不错。他认为里尔克、托马斯·曼和弗吉尼亚·伍尔夫等西方人,创造了一种将俄罗斯视为异域和他方的神话,他们将“俄罗斯灵魂”作了僵化的描述,将它等同于一些具有“俄罗斯性”的东西,展示给西方人看,而忽略了娜塔莎起舞这一场景所内含的、东西亚欧之间的对立统一,此乃一种“普遍存在的俄罗斯情感”。


拉斯柯尔尼科夫那一斧,俄国从此有了犯罪小说

 

模糊的旧俄之根:缺少存在感的侨民“闻人”

 

那么,这种对立统一会在什么时候变得倾向统一而非对立呢?在俄罗斯人离开俄罗斯的时候,到这时,对他们来说,莫斯科是祖国,圣彼得堡也是祖国。1917年的十月革命终结了沙皇政权,同时开启了一个俄罗斯侨民文化的时期。我们也从《娜塔莎之舞》转向别的书,比如苔菲的回忆录《我的编年史》。


 

苔菲是个颇神秘的俄国文人。她的出生年月不详,可能是1876年,可能是1885年,她是圣彼得堡人,也是贵族后代,可她似乎对双城格局下的俄罗斯民族的走向不感兴趣。她的回忆录初版于俄国侨民文化的中心——巴黎,时间是1932年,那时的她早就是侨民圈子里一位威望素著的人士,可是通过回忆录,我们看不出她个人的经历,也不了解她的家人子女的情况。她的名气早在1917年前就很大了,她有数百篇诗歌、短篇小说、中篇小说、散文随笔问世,她的剧本在俄罗斯的著名剧院里上演过,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点名要读她的书,可她的兴趣点始终在于一个又一个个体,他们几乎脱离了历史和时代的宏大背景,而是为彼此之间一串串生动而琐屑的对话而生的。


苔菲

 

费吉斯对苔菲无话可说。侨民文学的典型特点是思乡,他们不愿接受被布尔什维克统治的俄国,因而总乐于停留在一个过去的时间(比如童年)里。但苔菲没有。她不代表任何一个群体,连侨民群体都不能代表;她的回忆录中不存在如去国怀乡、生死离别之类沉重的东西,就如同其中不存在任何私生活的细节。她所写的人,不管是有名的还是不太有名的,都活在一个侨民文学的小圈子里,他们的言论也与历史、时代及政治无关,仿佛他们压根不思考那些似的。

 

苔菲显然认为,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她不以民族的名义,也不以同胞情谊或“同是天涯沦落人”之类的理由来呼唤个体对个体的善意。在谈到侨民界著名诗人吉皮乌斯的时候,苔菲谈论了其他侨民对她的评价,她说,那些人都太刻毒了——为什么要以刻毒为乐呢?有个名叫阿·列米佐夫的文人称吉皮乌斯“全身都是骨头和弹簧,构造复杂——但绝不能说是人,它们以咬人的凶狠否定了全部生命”,苔菲辩护说,“吉皮乌斯的复杂构造远比‘骨头和弹簧’更复杂”,这样的评价对她既残酷又不公道,人们在评论别人时,必须记住“做一个人非常不容易”。


1922年,伊斯坦布尔,逃离旧世界的俄国难民们

 

然而,吉皮乌斯如何“不容易”,她遭到了哪些磨难?苔菲就不说了,她总是十分谨慎,不让个体成为某种集体属性的载体,某些共同心态的具体投射。这恐怕也是苔菲对个人生活讳莫如深的理由所在。吉皮乌斯的丈夫,名作家梅列日柯夫斯基,苔菲说他从来不与别人交谈,“对话对于他不起作用”;诗人巴尔蒙特,苔菲说他在侨居时住一个小宅,打碎了窗玻璃,屋里总是寒冷、昏暗,巴尔蒙特不愿换上新玻璃,因为它还是很容易会被打碎。苔菲的这些人物肖像都让人印象深刻,但他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“侨民”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,可不太好说。

 

苔菲对俄罗斯的感情,埋藏在她所认识的那一个个人,经历的那些小而又小的轶事里,你必须把《我的编年史》这一整本书看作她向自己的“根”的致意。


《苔菲回忆录》,另一个版本是四川人民社的

 

虽是侨民中的“闻人”,她的存在感却不高,就像现在不发自拍照的人引不来很多关注者一样,因为不谈自己的苔菲,也不容易成为其他人回忆和刻画的主要对象。费吉斯的书里根本无法引用她的只言片语。她只能用来引出其他人,例如知名作家伊凡·布宁。1920年3月,50岁的布宁同妻子离开祖国,来到巴黎,率先会面的人就是苔菲。布宁曾说,苔菲发表在《萨蒂利孔》周刊上的短篇小说,写得“健康,朴实,非常机智,有敏锐的观察力,是绝妙的嘲讽”。



往期回顾


看书 | T.S.艾略特:人生是朝圣,婚姻是殉道

看书 | 有事没事的,就想想伊斯坦布尔

2月书 |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

看书 | 在这个打卡时代,你必须捍卫你的生物钟

看书 | 12月的10本书:既不做玩世不恭者,也不悲天悯人

青春须散场,猥琐趁少年(III)

青春须散场,猥琐趁少年(II)

青春须散场,猥琐趁少年(I)

11月11本书(下)| 刀落鞘,鸟归巢

11月的11本书(上)|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

看书 |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

10月的11本书(下)|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

9月11书(上):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

至爱书 | 《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》

10月的11本书(上):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

9月11书(下)|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

8月11本书 |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,却原是自己的亲妈

人性的善良天使,或撒加的两副面孔

看书 |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: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

看人 | 伍迪·艾伦,最纯种的犹太人

看书 | 任性地活下去,就是你的圆满

看书 | 一匹马走进酒吧,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

7月11书:“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”

至爱书 | 《从巴黎到耶路撒冷》

6月11书 | 有许多英雄,专向孩子瞪眼

看书 |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

至爱书 | 《伊凡·杰尼索维奇的一天》

至爱书 | 《象棋的故事》:哪来的什么“自由的颂歌”?

至爱书 | 《受害者》:犹太人的头脑风暴

5月10本书:有个帝国江河日下,有个半岛沧海横流

看书 | 再见,菲利普·罗思

看书 |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

4月的11本书:亲爱的,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

看书 | 你是文艺青年,你要学会加戏

看人 | 高尔基150岁: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

看书 | 时间不中止,就像地名不会消失

看书 |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……然后呢?

看书 | 让他活着,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

看书 |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

看书 | 叔本华:你若安好,那还得了?

厌世才能传世: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

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?

就像昆德拉说的,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

斯文·赫定今天153岁生日,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

普通读者 |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

光荣与浪漫,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

看书 | 11本新书,我选的,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

看书 |“一个人功成名就后,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”

看书 | 赵松评《自由与爱之地》: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

看书 | 干什么都是行当,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

看书 | 下半年的这些书,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

看书 | “我们对狗开枪”

至爱书 | 《死亡的时代》

看书 | 自恋始于照镜子: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?

天生一个雷马克,腰缠万贯的流亡者

看书 |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,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

福克纳120周年记:今天,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

诺奖作家库切:自律、孤僻,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| 检书

当躲闪成了艺术,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,石黑一雄就成功了

看书 | 让我遗忘你,非洲

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,现在都是奢侈品

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,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| 检书

看书 |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,才会是幸福的

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——《恶之花》首版160年记

看书·特别版 | 你来到这世界,你要看看以色列

看书 | 孤独的更新版,仍是孤独

看书 |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,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

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,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

看书 |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,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

看书 | 请问上帝,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?

看书 | 上半年的这些书,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

看书 |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:萨达姆和美国人,哪一个更可恨?

看书 | 黑人如何写黑人 ——从《土生子》到《地下铁道》

看书 |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

云也退: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,只怕你不会读

看书 | 李敬泽《青鸟故事集》: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



本文系原创

首发 好奇心日报

图片来自网络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